English

台師大教授陳學志:快樂非本能,是每個人要學習的功課

SEL社交情緒學習澳洲、新加坡等國列為課程綱要、必修科目,台師大陳學志教授分享和孩子一起追求幸福快樂的4個黃金法則。黃建賓攝

快樂不是人類天生的能力,還需要透過苦心耕耘!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陳學志,檢討台灣教學現場給孩子太沉重的認知學習,卻忽略了幸福感(Well-being)教育。

SEL社交情緒學習澳洲、新加坡等國列為課程綱要、必修科目,台師大陳學志教授分享和孩子一起追求幸福快樂的4個黃金法則。黃建賓攝

台灣的學生幸福嗎?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陳學志長期研究認知心理學、幽默心理學、創造力教學與評量,他以台灣學生在數學科目國際評量的表現指出,台灣學生數學能力好,但學習幸福感並不高。根據2018年國際學生能力評比(PISA)顯示,台灣學生數學能力排名世界第5名,超越日本、韓國、波蘭。但根據2019年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(TIMSS)卻顯示,台灣八年級學生不喜歡學數學的比例56%高於國際平均38%。

陳學志觀察,台灣傳統教育重視成績表現,但卻疏於照顧孩子的情緒。不少學生都向他反映,即便畢業10多年,偶爾還是會夢到自己在考試過程裡,面對考卷寫不完的焦慮情景。不過在近年來,從聯合國、OECD 到各國學校都在關注幸福感(Well-being)這個關鍵字。陳學志接受《親子天下》演講邀約,以國際研究為根基,釐清快樂並非與生俱來,幸福感是需要透過學習而來,如何教、如何學?

以下是《親子天下》統整陳學志第一人稱講座精華:

透過全世界的國際評比,我們可以看見 TIMSS 調查問學生喜不喜歡數學?台灣八年級學生有超過5成學生表示自己不喜歡數學、有6成學生表示學數學沒有自信、有超過4成學生認為數學沒有用。即便台灣學生 PISA 數學能力排名世界第5名。有些人會問,學數學除了考試能幹嘛?我們會開玩笑說:「學數學當然有用啊,你的小孩以後不會數學的時候,你可以教他!」

這可能是我們教學現場裡的一個警訊!我們可以看見過去的教學現場,台灣的師長們,格外重視學生在認知知識上的培養,卻忽略了學生情意價值的培養。

幸福感(Well-being)是可以教育的嗎?幸福是可以追求的嗎?在100年前,心理學者大多認為幸福是虛無飄渺;但在近代100年來心理學者認為,幸福感是可以清楚定義、有方式追尋的。但在教幸福感的過程裡面,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是:「哭泣是天生就會的,快樂是要後天學習的。」回想一下,我們出生的第一個表情是哭,為什麼出生會哭?因為小嬰兒需要換氣,不過人的所有表情並不是只有哭才要換氣,但為什麼哭?和負向情緒有關。

負向情緒和生存有關。在演化過程中,負向情緒對我們來說很需要。今天如果出現害怕的情緒,可以防止你接近會傷害、危害到生命的事務。如果出現生氣的情緒,或許是因為有人搶奪了你的東西,所以你需要感到氣憤將東西搶回來。

至於正向情緒和生存不太相關,但為什麼我們要追求正向情緒?因為人需要正向情緒,才可以促成文明進步。在我們這個世代,生存本身已經不太有問題,我們接著要的是發展、創新,所以需要正向情緒。我們以前覺得不該追求幸福,覺得幸福是種享樂主義,但事實上,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。雖然古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懷抱著享樂主義,但他提出的論點也是強調,快樂並使人快樂,不損人也不害己,這是道德,也是至善。意味獨樂樂不如眾樂樂。

可是要怎麼和孩子一起追求幸福快樂?我歸納了下列黃金法則:

1、改變定義:從離苦得樂改為得樂離苦

過去心理學者認為,當人出現憂鬱、恐慌的時候,才需要治療,但這是被動的,代表當人出現「苦」才要追求「樂」。難道一個人沒有出現症狀的時候,就代表他快樂、幸福嗎?所以我們應該要改變思考,應該要「得樂離苦」建立學生的非認知能力、情緒素養,當這樣的能力建立好之後,就不需要等到學生感到焦慮、憂鬱才去幫助他,這是更為積極的教育觀。

2、改變視角:看見亮點討論成功經驗

當孩子一週連續4天都賴床起不來,你會怎麼和孩子溝通這件事?現在研究幸福感的心理學家,會建議家長試著詢問孩子:「這一週可以準時起來的那幾天,是怎麼起床的?」「什麼方法可以克服嗜睡?」而這是運用「焦點解決短期諮商」的做法,透過討論,自我覺察、運用自身的資源解決問題。

3、改變目標:快樂才是人生的終極代幣

現在想像一下,你在活了一生之後希望留下來的是什麼價值?你通常已經不會在意錢賺了多少,而是這一輩子人生你幸不幸福、快不快樂,所以快樂應該是你的終極目標。只可惜在找尋快樂的時候,我們可能不斷失去快樂,覺得先不要追求快樂,考好學校、找好對象、有好家庭⋯⋯但後來快樂嗎?快樂不是人生的附贈,若你本身不經營快樂,永遠不會快樂。

4、改變方法:快樂需要學習+好好經營

快樂需要努力去學習和經營,如一開始所述,快樂並非本能,而是每一個人一輩子的功課。正向心理學之父馬丁・賽里格曼著名的 PERMA 理論,就是指出,身而為人可以有負向情緒,但正負情緒比例建議3:1至、5:1,1個負向情緒至少要有3至5個正向情緒才有辦法抵銷,因為負向情緒和生存相關,所以我們不自覺地就會給予負向情緒比較高的重視程度。

目前在澳洲、新加坡等國都將社交情緒學習(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, SEL)列為課程綱要、必修科目,SEL 是培養孩子理解管理情緒、同理關懷他人,建立維持自我覺察、自我管理、社會察覺、人際技巧、做出負責任的決定。有教學成果顯現,當學校把時間拿去教社交情緒學習,學生成績不只沒有變差,學科能力甚至提高了一成。

反觀我們的學習歷程,很多學生不是因為沒有能力讀好書,只是單純討厭那位老師,所以不想學。反之,如果學生喜歡那位老師,就有可能學得更好。也就是說,同儕關係、師生關係、親子關係都會涉及孩子的幸福感。但你說個人成就和幸福感有關嗎?有,不過它不是最重要的。不論大人還是小孩,都需要更加努力學習且好好經營快樂、學習抱持幸福感。

文章轉貼  https://flipedu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007642